关于少儿脑白质病变的问题家庭感统训练

2021-11-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平衡觉、本体觉等,通过大脑的前庭进行过滤和辨识,然后把重要信息传递个大脑进行处理、协调整合后形成知觉,再身体做出反应。

宝宝的感觉统合发展氛围三个时期:3岁前是预防期、6岁前是最佳矫正期、10岁前是弥补期。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无法在脑神经中进行有效组合,大脑对身体器官失去控制和组合能力,而使身体不能和谐运作的现象。

失调对孩子的影响:导致大脑无法合理安排身体的动作,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削弱认知和适应力。

1、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2、易产生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等方面的问题。

3、出现性格障碍。4、推迟孩子的社会化进程。

5、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素质状况。

失调原因:1、胎位不正导致的固有平衡失常。2、破腹产导致未经产道挤压失去第一次触觉学习机会。3、天生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轻度大脑功能失常。4、保护过度或活动空间太小,缺乏运动机会,爬行不足。5、过早使用代步车,造成前庭觉和本体觉没得到训练。6、家长忙碌,对孩子缺少触摸、爱抚和情感交流,导致大脑感觉刺激不足。7、过多考虑安全,限制孩子活动范围。8、家长不注重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9、缺少同伴互动,造成语言发育迟缓。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训练”:以游戏形式来丰富孩子的感觉刺激,提高大脑组织协调、基本活动、学习、社交能力。常用器械前庭平衡觉训练:摇晃和旋转的活动,例如吊桶、荡秋千、踩脚踏车、滚圆筒、滑板滑车、跳跳床、走平衡木、晃动独木桥、大滑梯本体觉训练:跳窗、平衡台、滑板、独脚椅、跳袋、羊角球、晃动独木桥触觉训练:触觉球、钻被子游戏、抓痒游戏、吹风游戏、玩橡皮泥、平衡触觉板

听动统合训练:寻找声源、配对声音、听觉统合训练

视动统合:钻小洞、吹泡泡、玩陀螺、躲猫猫、暗室追光

感统训练目标:丰富感觉信息、控制和调节感觉信息、对各种感觉信息做出适当反应(平衡协调能力、集中注意力等)

感统训练作用:提高自控能力、学习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声音等)、促进心理成长(合群开朗性格)

遵循原则:安全性原则、快乐原则、积极反馈原则、因人而异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游戏性原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yf/20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