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CTampMRI重大
2020-6-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11月CT检查总数例,阳性例,其中重大阳性20例
20例重大阳性中,肺内结节19例,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1例
一般来说,CT对所有器质性疾病都可以进行检查,尤其对密度差异大的器质性占位病变都能检查出来并做出定性诊断。
但最适于CT检查的病是脑部疾病,其中对肿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检查效果最好,其次是腹部实质脏器的占位病变,如肝、脾、胰、肾、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对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块也能显示并做出诊断;再其次则是对胸腔、肺、心腔内的肿块,脊柱、脊髓、盆腔、胆囊、子宫等部位的肿块检查。
CT对一些弥漫性炎症及变性性病变的检查效果稍差,如对肝炎,CT检查无多大价值,对胃肠道内病变的检查,CT不如内窥镜。CT对肿瘤、肿块、出血等易于查出;但病变太小,尤其小于6毫米的病变,CT则难查出。
另外,怀孕期间,做腹部CT检查要慎重,做其他部位检查时,也应对腹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X线对胎儿造成影响。
11月MRI—核磁共振例,阳性例,其中重大阳性11例
11例重大阳性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3例、颅内血管畸形3例、脊膜瘤1例,脑膜瘤2例,垂体瘤1例,平山病1例
MRI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时间虽短,但已显出它的优越性。在神经系统应用较为成熟。三维成像和流空效应使病变定位诊断更为准确,并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对脑干、幕下区、枕大孔区、脊髓与椎间盘的显示明显优于CT。对脑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脑梗塞、脑与脊髓肿瘤、血肿、脊髓先天异常与脊髓空洞症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纵隔在MRI上,脂肪与血管形成良好对比,易于观察纵隔肿瘤及其与血管间的解剖关系。对肺门淋巴结与中心型肺癌的诊断,帮助也较大。心脏大血管在MRI上因可显示其内腔,所以,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学与动力学的研究可在无创伤的检查中完成。对腹部与盆部器官,如肝、肾、膀胱,前列腺和子宫,颈部和乳腺,MRI检查也有相当价值。
在恶性肿瘤的早期显示,对血管的侵犯以及肿瘤的分期方面优于CT。骨髓在MRI上表现为高信号区,侵及骨髓的病变,如肿瘤、感染及代谢疾病,MRI上可清楚显示。在显示关节内病变及软组织方面也有其优势。MRI在显示骨骼和胃肠方面受到限制。
MRI还有望于对血流量、生物化学和代谢功能方面进行研究,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也带来希望。在完成MR成像的磁场强度范围内,对人体健康不致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是一种非损伤性检查。但是,MRI设备昂贵,检查费用高,检查所需时间长,对某些器官和疾病的检查还有限度,因之,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