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血糖新标准已出,若超出这个范
2024/12/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近些年随着患病率的上升,糖尿病所带来的疾病负担越来越严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众所周知,尽管现在医学在不断进步,但是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却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一旦被确诊,患者只能够通过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进行稳定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治疗的过程当中,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良的习惯和行为是诱发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极其不利。
哪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血糖升高?
1、爱发脾气
如果经常生气,在大脑的调控下,肾上腺会分泌出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肾上腺素,激素分泌过多时,肝中的糖原会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提高血糖浓度,另外为保证机体应对能量的需要,机体还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边会使得血糖进一步升高。
2、黑白颠倒
经常黑白颠倒工作和生活的人,在第2天会出现精神恍惚、两眼呆滞的情况,不仅影响自身形象,经常疲劳熬夜还会导致血糖上升,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常日夜颠倒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9%。
3、久坐不动
如今随着工作性质的改变,很多人长期面对着电脑工作,渐渐养成了久坐不运动的坏习惯,长期久坐不动,不仅会伤害身体,还会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诱发血管疾病。
4、压力过大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根据研究表明,压力大,而且不会调节压力的人更容易患上二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压力会引起体内皮质醇激素升高,影响新陈代谢并提高血糖。
“血糖新标准”已出,若超出这个范围,饮食上你或许该控制了
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目的在于平时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防止血糖剧烈波动,对预防糖尿病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出现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对血糖进行监测,可及时发现不能被感知的低血糖以及高血糖,以便及时就医,并及时调整治疗用药,从而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
平时监测血糖,不是每天都一定要监测血糖频率。假如血糖不平稳或采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建议每天监测。最完美的监测是三餐前、三餐后、睡前。
假如为减少监测次数,减少扎手指的痛苦或者节省费用,至少空腹三餐后,睡前最好也进行测量。一般血糖平稳的患者,可以一周里选择一天测空腹和餐后的血糖。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血糖标准范围一直都是在3.9~6.1之间的,但是由于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血糖标准范围也有了一系列的更改。大家不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照自测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年龄段的不同,对血糖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对于65岁以下的人,空腹血糖控制在4.4到7.0的范围内,如果超过65岁以后,空腹血糖低于7.8就可以。
监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1、测试前准备工作
测血糖之前也用肥皂清洗手指,并用略高于皮肤温度的热水浸泡一会儿,边泡边揉搓,不要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用纸巾擦干手指之后向下摔,手机次是指尖的血液循环更丰富。
2、针刺深度选择
采血针通常有1~5几个数字以供选择,通常儿童、女士指尖皮肤柔嫩,选择1~3即可,男士、老年人皮肤较厚,选择3~5更加合适。
3、不要用力挤压
一些人针刺手指之后发觉血滴不够,就用力挤压手指使血量充足,这样会导致皮下组织液被一同挤出,微量血被稀释后会导致测量值偏差,正确的方法是从手指根部向指尖推,直到血滴足够。
4、试纸条吸血正确操作
目前很多血糖仪都是采用试纸虹吸法,如果操作不当,血液不能充满试纸条的测试部分,导致结果不准或试纸浪费。正确的做法是:针刺手指后,让血滴接触试纸吸入血液,但手指不要按住试纸条的虹吸口。
血糖升高时,人体会出现哪些症状表现?
1、经常疲劳
当身体无法正常处理,胰岛素或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时,糖就会存留在血液当中,而不是进入细胞提供能量,因此人体会感觉到经常疲劳乏力。
2、视力模糊
由于液体渗漏,高血糖水平会造成眼睛里的晶状体肿胀,改变了晶状体的形状,使其无法正常对焦,导致视力模糊。
3、肢体麻木
血糖升高会引起神经损伤,表现为双手或双脚有刺痛的感觉,甚至麻木,有些患者会出现手脚疼痛的情况。
4、小便频繁
当葡萄糖在血液中积聚时,肾脏更加努力地去除多余的葡萄糖,肾脏的能力无法调整血糖以恢复正常水平,便会将多余的糖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5、多食,但体重下降
因为身体没有葡萄糖获得能量,所以必须转向脂肪和肌肉,当身体开始分解脂肪和肌肉以获取能量时,体重就会无意间下降。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血糖超过了正常的数值,此时一定要注意平衡膳食,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蛋、奶、蔬菜以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得均衡的营养。
建议吃升糖指数低的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青苹果等,蛋白选择优质蛋白,比如瘦肉,牛奶,鱼类等,主食最好选择粗粮,比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做成的馒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