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生活习惯会引起血糖失控血糖失控身体
2023-1-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17/5252013.html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4大死因,全世界大约有2.46亿名糖尿病患者,每年有超过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这些触目惊心并持续上升的数字,警示着糖尿病的危害正在步步逼近,如果您不想加入到这些不断上升的数字里面,就必须未雨绸缪。
引起血糖失控的原凶!
1、吃得过饱
长期进食过饱,会使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相对疲劳状态,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极易诱发糖尿病。
另外长期吃过多饮食对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存在胰岛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体内的胰岛素过量积存,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
2、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美国《医学会小儿科》刊载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夜间睡眠不足8小时,有可能会导致上腹部脂肪堆积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者认为:睡眠不足与代谢紊乱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相关性。每天睡眠时间长期减少2小时,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还有一项研究表明,长期睡眠时间过短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要高于睡眠时间正常的人。
3、水果当饭,饮料当水
天热的时候,即使可口的饭菜摆在面前,也不易引起食欲,有些人就以水果和饮料为主食,常常以西瓜、桃子等一大堆水果来应付一顿饭。
医生说,各类瓜果饮料中,很大一部分水果和饮料的糖分偏高,有糖友就是喝饮料喝出的糖尿病。再有水果中的非血红素铁是很难被人体利用的。长期用水果当饭,不仅容易出现血糖高,还会引起蛋白质和铁的摄入不足,从而引起贫血,带来免疫功能降低等现象。
4、缺少维生E
人体缺少维生素E容易患糖尿病。芬兰的研究小组对健康中年男子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观察。在观察期间内,其中体内维生素E含量低的男子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4倍。
因此,除减肥和加强体育锻炼可减少患糖尿病的危险外,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5、爱看电视,运动少
爱看电视的人是较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与每周看电视时间不到一小时的男性相比,每周看2至10小时电视的男性罹患糖尿病的危险高出66%;看电视时间在21至40小时的男性,危险增加一倍;看电视时间在40小时以上者,危险提高几乎两倍。
这项研究显示,长时间看电视这种缺乏运动的生活形态和患糖尿病的危险有直接关联。並不是电视本身带来糖尿病危险,而是通常看电视越久,代表一种典型的生活态度与习惯,即摄取过多卡路里和运动量较少。
6、工作压力大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工作压力大不仅会使人疲劳、紧张、脾气暴躁,还可能使糖尿病患病率提高45%,心脏病、中风、失明和截肢的患病率风险也会提高。
血糖失控,身体的“求救”信号!
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平时并未养成规律监测血糖的习惯,不并知晓本身的血糖变化。其实,血糖失控在全身都会有信号,眼睛、肾脏、血管及神经都会损伤,美国疾控中心糖尿病专家总结了糖尿病失控的身体信号。
1、尿频口渴
血液中糖太多,会导致极度口渴和尿频。
2、疲劳乏力
这是血糖失控的另一大信号。当糖分堆积在血液中时,肌肉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很容易出现疲劳、昏昏欲睡等表现。
3、头晕目眩
头晕目眩可能是低血糖的信号,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4、手脚浮肿
除了人们熟知的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糖尿病也会损害肾脏的过滤排泄能力,出现手脚浮肿等体液聚集的肾病信号。
5、麻木刺痛
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变)是慢性血糖升高的又一信号,常会导致手脚麻木、反应“迟钝”,无法正常感知疼痛或温度变化等。
6、消化不良
糖尿病还会损伤帮助胃排空的神经,造成“糖尿病性胃轻瘫”,增加控糖难度。进食或吞咽困难,也可能是胃轻瘫的症状。
7、视力受损
与高血压一样,高血糖也会损害眼部感觉神经,严重威胁视力。
8、体重骤减
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可如果没有努力减肥或采取任何减重措施,体重却骤然下降,则可能是血糖过高所致。
9、反复感染
血糖超标,出现感染或反复感染的机会增多,比如牙病、尿路感染、皮肤细菌或真菌感染,及女性阴道霉菌感染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肺炎、呼吸道感染。
10、伤口难愈
血糖过高会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或皮下淤伤恢复缓慢等。感染本身也会加重高血糖,反过来又会使免疫系统更难抗击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做,该如何预防这些“信号”的发生呢?
1、改变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饮食,保持营养均衡,进餐定时定量。适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及升糖快的食物,多喝水、少吃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经常锻炼,以有氧运动最佳,每天锻炼30分钟左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
2、监测血糖:
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般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即使是血糖控制得很好的病人也应该保持每周监测血糖2~4次,对血糖波动很大或血糖过高的病人应该每日监测7次血糖,并及时找内分泌专科医生调整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可以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HbA1c需要每3个月检查1次,应控制在HbA1c7.0%。
3、定期查血压、血脂: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每次就诊时应该监测血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和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理想血压应控制在/80mmHg以下,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4、定期检查视力:
所有的糖尿病医院检查眼底。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到眼科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早处理,防止失明。
5、定期检查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糖友要定期进行检查尿微量蛋白以及血肌酐水平,以便确定肾功能情况。如果糖友总是出现腿肿或脚肿,这时一定要注意去看病,很可能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6、注意感觉异常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务必及时就医,这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
7、每天洗脚并注意检查:
对于小伤口、溃疡或起水泡都要认真对待,以防日后发生严重后果。另外,剪脚趾甲时要注意,不能剪破周围皮肤。有问题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