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
2016-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神经阻滞定义采用穿刺方式,将化学药物如局麻药、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或神经毁损药等,注射到计划治疗的神经周围如神经末梢、神经支、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神经根、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等处。是一种治疗神经病变或阻断其传导功能的一种常用技术。神经阻滞具有准确病灶用药,使局部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或阻断神经传导,达到快速起效,良好镇痛和改善血流的作用。尽管目前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神经阻滞技术的作用仍不能被替代,是疼痛医学中最基本的常用重要诊疗技术之一。
二.神经阻滞目的:根据临床应用目的,神经阻滞可分为诊断性神经阻滞和治疗性神经阻滞。
(一)诊断性神经阻滞使用局麻药物阻断神经后,根据疼痛消失的情况进行病变神经支或治疗效果的评估,作为进一步创伤性治疗的重要依据。通常采用低容量高浓度(阻滞运动神经)或低浓度(阻滞末梢神经)的局麻药,可逆性阻滞单一神经根或神经丛或神经支或局部神经末梢。
(二)治疗性神经阻滞治疗性神经阻滞分两种,
1.神经病灶治疗:将低浓度局麻药和治疗性药物注射到病变神经局部,包括脊神经、神经支或末梢神经。神经阻滞可使药物高度集中于病变局部,帮助病损组织抗炎、消肿、增加血流和营养,具有起效快作用好和全身副反应少的优点。常用于神经或神经周围的炎症、神经损伤等治疗。
2.神经传导阻滞:
(1)局麻药神经阻滞: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周围,可暂时阻断该神经外周冲动向中枢的传导,立即出现所支配区的疼痛消失,同时发生皮肤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和血管扩张。起到快速镇痛、改善神经局部和远端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并具有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和调整控制致痛物质的作用。
2)急性镇痛性阻滞:对于已有的较严重的躯体疼痛,或估计会发生剧痛的有创治疗前,如肢体急性创伤性疼痛或需进行手术时,可阻断神经以达良好镇痛。当单次局麻药维持镇痛时间不能满足治疗需要者可在神经旁留置导管,间断或持续注射局麻药以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阻断神经信号传导而镇痛。
3)毁损性阻滞:对于无法去除痛因的顽固性剧痛,如神经末梢瘤、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截瘫后神经痛和癌痛等,在相应神经处注射破坏性药物。当神经蛋白变性而中断了神经信号向中枢的传导,达到较长时间镇痛。
许多神经阻滞,局麻药局部注射是既可以是诊断性的,也可以是治疗性的,而神经的毁损阻断则是治疗性。
三.神经阻滞技术分类
(一)神经末梢阻滞
肌筋膜部位、骨关节或局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即痛点阻滞。常见的软组织压痛点如肌筋膜痛如棘上、棘间韧带,颈后、斜方肌、肩周肌、肱骨外上髁,或髋/膝关节及其周围、髂腰肌、臀梨肌、胫腓肌等等
(二)外周神经阻滞
在病变神经根据疼痛区域在其责任神经的近心端上注局麻药,临时阻断疼痛冲动信号的上传,快速获得其支配范围内的疼痛缓解或消失,称为神经支阻滞。根据治疗目的在神经路径上某部位注射化学药物(包括局麻药、糖皮质激素、神经破坏药等),达到局部治疗或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区域的疼痛或运动减弱消失的过程,称为相应神经支、丛、干阻滞技术。
(三)椎管内神经阻滞:
椎管内最重要的结构是脊髓根据穿刺针到达椎管内注射药物的作用部位,分为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硬膜外腔神经阻滞和骶管神经阻滞,其中以硬膜外神经阻滞最为常用。
(四)颅神经支阻滞:
面部的感觉主要来自第五对颅神经即三叉神经。
(五)自主神经节阻滞:
自主神经主要管理血管和内脏的感觉与运动。交感神经节阻滞后对交感依赖型神经病理痛、颈椎病、髋膝关节炎、上腹部疼痛、肢体、脑或心脏缺血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常用的自主神经节阻滞有颈、胸、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和腹腔神经丛阻滞等。
我们将在后面慢慢给大家介绍,欢迎继续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