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的中式儿保现状,怎样才算是有意义
2020-8-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儿保不只是身高体重,也不是就为了去打个疫苗。混乱的中国儿保并不能解答家长育儿中的问题,而往往只是在添乱。
在中国养育一个孩子,是一件非常考验我们心理坚韧程度的事情。很多处于各种原因、各种目的的负面因素,让我们总是失去耐心和信心。在各种负面来源中,能和小区大妈并驾齐驱的,似乎只有儿保医生了。健健康康活活泼泼的一个小朋友,去做了一次儿保,十个有十个都会被诊断出缺这个缺那个的问题。是我们的孩子都养坏了,还是中国儿保的现状有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
想吐槽这个事情已经很久了,在后台几乎每天都能收到类似“儿保医生说孩子枕秃缺钙怎么办”这样标准句式的问题。如果不是因为宝宝定期的全面检查很重要,我们早就建议大家干脆别去折腾得了。到底为什么中式儿保有这么多的槽点,定期儿保应该怎样做才是正常的呢?
为什么要儿保
儿保很重要,因为宝宝人生的前几年,都属于快速发育的阶段,而且这个时候每一个问题都可能会对未来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记录他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家长也需要和儿科医生沟通,了解育儿中需要知道的事项,纠正之前的错误,解答积攒的疑虑。而并不是很多家长心目中的,定期量个身高体重,打个疫苗就算是儿保了。
美国儿科学会指南推荐孩子儿童保健的时间分别是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1岁、1岁3个月、1岁半、2岁、2岁半、3岁,建议3岁以后每年1次。刚出生的时候间隔比较短,之后慢慢延长间隔。不过儿保不需要踩准月龄,月龄前后20天都可以做。
儿保应该包括什么
从上面提到的儿保的意义,我们就知道儿保不仅仅是称量和体格检查,更不是各种血液化验:
现代的儿童保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