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速递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锥体外

2017-2-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温馨提醒:

距离9月24日医师笔试考试仅有42天。考试临近,您复习得怎么样了呢?你若还在彷徨不知所措,欢迎致电我们:,我们有专业的客服为您排忧解惑

“过医考找银成”不是广告,是口碑!

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8年,第3次入院。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治疗,3天后加至30mg/d,第7天出现肌肉僵硬、震颤、吞咽困难。T39.8℃,意识不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该患者出现的情况最可能是:

A.迟发型运动障碍

B.急性肌张力障碍

C.恶性综合征

D.5-羟色胺综合征

E.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答案和解析见本文最后

出现时间

临床表现

处理措施

急性肌张力障碍

出现最早

不自主的、奇特的表现:

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

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脊柱侧弯

肌注东莨菪碱或异丙嗪即可缓解

减药量+抗胆碱药(盐酸苯海索)

换服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

静坐不能

治疗1~2周后

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

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

加服苯二氮卓类和普萘洛尔有效

抗胆碱药无效;有时需减少药量

换服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

类帕金森症

治疗最初1~2个月

运动不能,肌张力增高,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者协调运动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面具脸、粗大震颤、流涎

服用抗胆碱药(盐酸苯海索)

抗精神病药缓慢加药或使用最低剂量

迟发型运动障碍

持续用药几年后

表现为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

异丙嗪有一定作用

抗胆碱药加重病情

注意:恶性综合征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属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是锥体外系反应。

☆真题答案

C

☆相关解析

抗精神病药副作用较大。

恶性综合征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临床特征是:高热、意识波动、肌肉强直、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浓度升高,最常见于氟哌啶醇、氯丙嗪和氟奋乃静等药物治疗时。药物加量过快、用量过高、脱水、营养不足、合并躯体疾病等,可能与恶性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关。根据题干所述临床表现,本例应诊断为恶性综合征(C)。

迟发型运动障碍多发生于持续用药几年后,常表现为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

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生较早,常有不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如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脊柱侧弯等。

5-羟色胺综合征是由5-羟色胺能药物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症状,有三个临床特征:激越、轻躁狂或精神状态多变、精神错乱。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常在治疗最初的1~2个月发生,多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增高,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者协调运动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面具脸、粗大震颤、流涎等。

特别感谢

银成医考余老师整理编辑

由知名医学考试辅导专家贺银成老师投资创办的医学考试辅导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学考试辅导图书出版发行和医学考试培训辅导,除在医学考研方面被历届考生奉为考研不二之选外,五年时间还成功帮助数十万考生顺利圆梦医师。

yixueks027-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by/13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