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查房从一例怀疑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

2016-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年7月18日,医院血液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淋巴瘤患者。该患者因双下肢疼痛麻木在我院神经外科明确为椎管占位,后进行了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遂转入血液科。

淋巴瘤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它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国内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首发表现多为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以结外病变首发者较少。该患者以结外病变为首发表现,且部位特殊,生长于椎管内,鉴于此,入院第二天全科即对该患者进行了教学查房。

病历摘要:45岁中年男性,主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4月余”于年7月19日收入我科病房。患者4月余前骑摩托车摔倒后出现腰痛,双下肢酸痛、麻木,后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行走困难,伴双下肢无力。半月前于我院行腰椎增强CT及核磁检查,提示椎管内占位(胸12至腰1水平),20天前于我院神经外科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提示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来源),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血液科。既往体健,有20年抽烟饮酒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肝脾无肿大。

病理类型明确了,还需进行临床分期、国际预后评分(IPI),进而拟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我们调出了当时该患者在我院做手术的记录,术中发现该肿瘤位于硬膜外,与硬膜边界尚清,血供丰富,但肿物无法彻底切除干净。术后的病理结果回报:镜下所见:(椎管内)破碎的组织,见较多增生的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内见较多淋巴样细胞浸润,在小淋巴样细胞背景中杂有少量小片状及散在分布的大淋巴样细胞,细胞胞浆较少,核深染,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可见核仁,核分裂易见,局部可见少量核碎片。免疫组化:CD21-,CD20+,CD3-,CD30+/-,Pax-5+,CD5-,CD10-,Bcl-2+,Bcl-6+,Mum-1-,C-myc约40%,Ki67+50%。

通过该患者的术B后病理,我们已经可以明确诊断该患者椎管内的肿物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该患者Bcl-2+,cl-6+,C-myc约40%,三种蛋白表达,根据年淋巴瘤的新分类,将伴MYC和BCL-2/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作为一个单独分类,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分了出来,这一分型提示预后极差。因此,我们将病理标本送实验室通过FISH检查方法看是否有MYC、BCL-2、BCL-6基因的重排(三打击)。图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对于这例特殊患者,椎管内的肿瘤侵及硬脑膜,以结外病变为首发表现,但他是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类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并局限于脑、脊髓、软脑膜、眼的高度恶性淋巴瘤。该患者的淋巴瘤虽然位于椎管内,但是处于硬膜外,并没有出现上述几个部位受累。为了进一步除外PCNSL,我们完善了头颅增强MRI以及脑脊液检查、眼科检查,同时还进行了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骨髓穿刺活检、胸部、腹部及盆腔CT等检查,结果表明该患者只有一个单发的结外淋巴瘤病灶(即椎管内的肿物)。

该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尚未回报,根据目前各项检查结果,考虑该患者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硬膜外)临床分期IE期,IPI评分1分(低危)。但考虑患者蛋白水平三表达,预后较差,结合其家庭经济条件,我们选用EPOCH化疗方案进行治疗。通过本次积极的检查和讨论,我们尽最快速度为患者明确诊断、制定了化疗方案,希望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一个相对较好的预后。

图为查房现场

本文编辑:陈思霨/房立娟/褚彬









































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by/10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