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医生学经方15能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

2016-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风引汤,除热瘫痫。大黄四两,干姜四两,龙骨四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牡蛎二两,寒水石六两,滑石六两,赤石脂六两,白石脂六两,紫石英六两,石膏六两。右十二味,以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以上是金匮对风引汤的简单记载,这是张让人意外的经方。吴谦、张锡纯、尤怡怀疑本方非仲景之方,既使是现在经方界火热的黄煌教授、陈宝田教授在其著作《经方一百首》、《经方的临床应用》中也没有将本方列出,可见应用之少。

风引汤全方12味药物,8味为矿物类药物。寒水石清热泻火、利窍消肿;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滑石清热、渗湿、利窍;白石脂涩肠止血;赤石脂涩肠止血、收湿生肌;紫石英镇心安神、降逆气、暖下焦;龙骨镇惊安神;牡蛎敛阴、潜阳、涩精止汗,本方以之镇潜阳气,治惊痫。其余桂枝、甘草温心阳;干姜温脾阳(另外紫石英可温肾阳);大黄泻热毒随大便而出,全方清内在之热邪,且利大小便以逐邪外出,再加桂枝甘草、干姜、紫石英温补心、脾、肾之阳气。清泄热邪而不伤正气,热去风自熄矣。

本方可除热瘫痫,热瘫痫为发热、瘫痪、癫痫,这样的症状很明显应该为脑炎之类的颅内感染或中枢神经损伤之后的症状。此处的热字还可以理解内热壅盛未必发热,象脑梗塞或脑出血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舌苔黄腻,内热壅盛之象。因此这个方子应可引申至脑脊髓的损伤、出血梗塞、感染类等疾病,并且内热壅盛者。

古今各代都有医家对此方的应用提出自已的见解和经验,很值得一探究竟。

喻昌在《医门法律·中风门》中说“风引汤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可……明此以治入脏之风,游刃有余矣。何后世经为石药过多,舍之不用,而用脑、麝以散其真气,花蛇以增其恶毒。智耶愚耶,而不解矣”

赵锡武老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为主,兼血压高者,潜阳通络,选用风引汤加磁石、龟板、鳖甲、生铁落。丁光迪老中医也认同这一点。其他有以此方治癫痫、急性脊髓炎、乙型脑炎、脑出血、狂症精神分裂症、蛛网膜下腔出血、三叉神经痛等症者,总是在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的病变或后遗症时,辨证为邪热内蕴者。虽然都是零星的医案,但是足以说明本方的应用价值。由于病例报道较少,仍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总结规律。

以下是济南号称四大名医之一的韦继贤老先生的一则完整的应用风引汤的医案,供学习参考。

韦继贤用风引汤医案

刘××,男,1岁半。

年10月15日,医院会诊

中医四诊:

1、望诊:神识昏迷,角弓反张,头项强直向左歪,右眼较大,胬出颇多,发烧无汗,涎自流出,舌弄出,四肢抽搐,左手不时撞眼,颜面时而青紫时而变红,舌苔白腻,指纹紫色,过二关至命关,小便赤色。体温40.2℃

2、闻诊:喉间痰声漉漉,呼吸不畅,气促而急。

3、问诊:咽物困难,大便灌肠不下。

4、切诊:脉象数大。

5、西医检查与诊断:脑炎后遗症

6、中医诊断印象:湿温痉癎

7、治疗意见:治以金遗风引汤,清热、利湿息风

8、处方:大黄八分,干姜六分,生龙骨八分,桂枝六分,甘草四分,牡蛎八分,寒水石二分,赤石脂钱二分,白石脂钱二分,紫石英钱二分,生石膏钱二分。

服法:将药捣碎煎水,分数次灌下。日一付。

复诊:效果:前方服一剂,翌日神识即较清楚,项强左歪,四肢抽搐,右眼较大,眼睛胬出均见好转,高烧渐退,有潮汗,喉间痰漉漉声见轻,呼吸较平,弄舌稍稳,咽物稍爽,仍有角弓反张,颜面紫色较好转,舌苔白腻,切脉仍数而滑大便未行,小便赤少。

处方仍照原方服。

三诊:

效果:服药后,第三日,症状大有好转,热退,神识清,大便下黑色秽物,小便亦增多。

仍予原方,桂枝,干姜,改为三分。

四诊:

效果:诸症基本消退,颜面黄微红,大便不畅。

诊断:阴分内损,余邪未净,改用益阴生津增液,清热化痰之剂。

处方:薄荷梗钱,天竺黄钱半,浙贝母二钱半,寸冬二钱,沙参二钱,生石膏钱,知母二钱,忍冬藤三钱,龙齿钱,杭芍二钱,生牡蛎二钱,寒水石钱,滑石钱半。

服法:水煎,分数次服。

五诊:上方加天花粉,丝瓜络,清热,继服八剂而痊愈。









































哪里能根治白癜风
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by/10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