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大伯回家后直接昏倒,体温高达42

2016-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本文为杭州交通91.8原创稿件

记者:王欣、康乐通讯员:徐尤佳朱莉

转载请注明:杭州交通91.8(ID:hzfm)

不要问小八要到哪里去?

一句话也不想说

先伸出舌头散散热......

一大清早起床,就像待在蒸笼里了,再一看未来几天的天气......让我静静!

大伯昏倒在床体温高达42.2度!

李大伯(化名)今年63岁,是一位围巾厂的工人,7月25日下午3点多因身体不适跟老板请假提前回家了。大概4点左右,大伯的弟弟发现他昏迷不醒,并且在床边吐了一大堆,全身皮肤发热,赶紧打了医院急诊科。

医院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王奇说:“这位病人属于重症热射病人。刚进来的时候,我们的电子体温计都测不出他的体温!脉搏达到次/分,呼吸消失,血压:94/57mmHg。过了一会儿,体温才测出来了,达到了42.2℃!人体体温超过41℃,就很危险,大脑中枢就不会调节体温了,脑细胞及其它脏器功能分分钟都会因高温受到损伤。”

(图片来自网络)

李大伯住院后一度还呼吸暂停,医生赶紧给他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大脑如果缺氧超过8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王主任说:“经过物理降温、补液,保护脑细胞、肾脏、心脏等器官的各种措施,现在这位病人的体温是降下来了,维持在37.7℃左右,但人一直没醒,凝血功能也出现障碍(容易大出血),接下来还要看他肾脏会不会出现问题,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昏迷这么久,即使命救回来,醒过来了,恐怕大脑也会留下后遗症了……”

至于大伯为什么会突然晕倒,王主任说,他工作环境(围巾厂)虽不在太阳下,但可能不通风,比较闷热。

闷热环境易中暑

王奇主任说,仅这一周内,医院就已接诊到十几例中暑的病人,不过一般症状还比较轻,像李大伯这么严重的热射病还比较少见,而且这位病人平时体质很好,只是闷热的环境比较容易中暑。

7月25日,杭州市急救中心给出了官方数据,从7月24日到7月25日15:00,救护车的出警量为车次,平时一天24小时的出警量为次左右,出警量最多的前三位病因为车祸91例、晕倒75例、摔伤58例,晕倒的75例病例可能与“天气热有关”。明确注明“中暑”的患者有40例,从25日凌晨0点到15:00,就有17例,其中2例标注为“重度中暑”。

关于热射病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今天中午,医院内科赵医生了解到:

易发因素包括:

常见的中暑原因有两种:高温环境里空气不流通,人体流汗太多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引起中暑;人在户外作业时,由于太阳暴晒引起脑血肿,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

中暑的症状:

患者的身体症状从最初的乏力、恶心、呕吐、腹痛逐渐恶化至休克、体温超40℃、器官开始衰竭。

医生建议:

最近的高温天气,最好不要出门。轻微的中暑只要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即可自行好转,而遇到严重的中暑病人也不用惊慌,把人转移到空调房或是阴凉通风的地方,用温水或冷水擦脸,拿点冰镇饮料裹上毛巾放在腋窝、腹股沟等地方,可以帮助降温,必要时向求救。

医院内科赵医生说,这几天,平均每天能接诊一两位中暑的病人,大多数是高温室外工作者,还有一些老年人。不过,他们的情况比较乐观,只是头晕、出虚汗、浑身无力,不算太严重。

尽管高温酷暑,

依旧有些身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用汗水书写着平凡的责任,

让人心生敬畏!

“滚烫”高温下坚守岗位的身影

在环城西路和体育场路交叉口执勤的下城武林中队交警唐戎杭,汗流浃背,却穿着长袖制服,记者上前询问时,他说,胳膊皮肤晒伤了,只能先换上长袖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高温下。

一身黄色的环卫服、一顶草帽、一个扫把,他们是我们在路上经常看到的环卫工人。工作了十几年的环卫工人周师傅说,中午12点到下午14点室外的温度40度左右,很难受,但是清洁工作必须得做,天气热,垃圾不及时处理就腐烂了。

炎炎烈日、灼灼酷暑,电焊工正在忙着捆扎、焊接钢筋,因为阳光直射,工程塔吊操作间温度会比室外温度平均高出10多度,

杭燃人忍受着高温“烤”验,工作服完全浸透......

夏季,头顶大太阳,脚踏“大火炉”,这是什么样的体验?沥青摊铺时温度高达℃左右。为了保护皮肤,他们得穿上长袖。

穿着长袖长裤,戴着安全帽,脚穿不透气的塑胶钢板鞋,他是垃圾填埋场的师傅,这里是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填埋库区的师傅们顶着高温还得铺膜、焊接,用推土机推平压实垃圾。

高空作业工作人员

水务工作人员巡检设备,烈日下湿透的背影

高温下工作人群如何防暑降温?

炎炎烈日下,正是这些身影的默默坚守,杭城才变得更加美丽。但是,直接暴露在烈日下,也加大了中暑的风险,对于高温天气不得不在室外工作的人们来说,又该如何防暑降温呢?

内科赵医生说:“迫不得已必须在室外工作的话,建议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或者是定时用温水擦身(注意不要用冰凉的水擦身,这样容易影响身体的散热),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赶快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解开衣服、用风扇扇一下,及时给身体降温。若有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防暑小妙招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四、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五、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六、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点亮下方大拇指,为高温下的那份坚守点赞,为他们送去一些清凉!









































疱疹性口炎宝宝口腔的麻烦制造者
自闭症儿童治疗要防止陷入误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zizu.com/sjbbby/10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